镜像黎明

没事练练字
日常吃吃粮

读《少年听鹿》有感

       在一切之前,给鹿太太笔芯♡

       一开始看到文革时期的设定,心里有些莫名的沉重。那是一个没有战火的硝烟,却能在精神上摧毁人杀戮人的时代,当时的人们无能为力,而每次我读起那段时期相关的文字,也是用无可奈何隐藏悲痛愤慨。抱着一丝压抑,我点开了这篇文章。

       开头给了我一个意外,一切氤氲在蔓延水汽中的急切,与微风与天空交融成湿漉漉的渴望,我从这种迫切的想念中感到轻松与愉悦。少年面对青年的不知所措,大概是源于心底的喜爱,因为不希望弄脏屋子就开始在意裤脚上的泥,因为不希望麻烦青年便对自己答应喝果汁感到懊悔。一切小心翼翼都是因为少年把青年放在心底,放在那样一个不可侵犯的神圣高洁的位置。现实结束于悄悄看着老师的侧脸的眼神,带出点仰慕与欣赏的味道。

       接下来是插叙过去的事。对于马龙的过去,只是简单的提了几笔,父母被打到,作为知青下放。可是光凭想象,就能感受到简单背后的痛苦,这是被迫转折的人生,自己不能主宰不能改变,能做的就是忍受。带着心疼的心情,我遇见了他们俩的初见,准确来说是少年单方面的遇见。少年张继科整天的心不在焉与总是跑偏至青年马龙的思维令人忍俊不禁,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这大概是所谓一见钟情。相比于认为一见钟情是被颜所吸引,我倒更愿意相信这是一种灵魂的共鸣。无论是气质还是样貌,大概都是灵魂震颤下令人觉得合理的解释吧。不论是什么,特别的马老师在少年的心底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马龙的白是令人印象深刻的,我想在早晨阳光的照耀下,那是种融化于光线中的白,有些反光,又有些黏黏稠稠的感觉,像是乳白的牛奶。而坐于课堂的张继科,被这晃眼的亮色扰地没有认真听课。他俩对于干净的追求,意外的造成一次不同寻常的交谈,胆怯的少年落荒而逃,显得可爱。

       那落于作文本的诗歌,将两人的距离拉近,不同于其他任何同学,独属于他们的故事从此正式开始。对于马龙来说,那些被好好藏起来的诗,是使他的精神得到安慰的美好,就像黑暗中的人能够抓住的难得的光明;对于张继科来说,这是马龙为他展示的静谧又祥和,自由又美妙的全新世界,令他体内对于诗歌的渴望开始生长。这些在文革时期被视为毒草的诗,让两个人有了对美追求的志同道合感,有了共守的秘密,有了非凡的信任。与马龙而言,张继科的存在是一种欣慰与幸运,是十分特殊的,在这样一个乡村,却能够有人与他一起继续欣赏美好,少年对于诗歌的喜爱与热情,也让他曾经冰冷的心被热流包围与冲刷,变得鲜活。

       他们渐渐相熟,各自都知晓了对方的生平,少年对青年的崇拜也就更深。“梦想很多,一事无成。”这是马龙对自己的评价,一下子就让我鼻酸。青年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可他却因生不逢时,亲眼看着所有热爱的都被毁灭,所有渴望的都成云烟。他有那么多想完成,可到头来,却什么也没能做到,这是无尽的悲凉,却也是无法改变的无奈。我想也因此,张继科做为精神上的沟通者,让马龙对他更为亲昵与喜爱。

       少年终于开始为特别的人写诗。龙这个称谓是青年允许叫的,可对于少年来说,这种亲昵的称呼给他带来隐秘的罪恶感,是心里无法抑制的喜爱在作祟。可惜,当一个人在心目中太美好了,就很难写下些什么。优雅清贵的模样,这便是最简单的印象。在少年眼中,青年是与众不同的,不论是与乡下人还是同为城里来的那些老师,“就只有马龙,在他看来就算被拖拉机扬起的烟尘蒙的得灰头土脸,也风度翩翩像旧时代的公子一般。”真正的高贵与优雅,是来自灵魂的,深刻于骨子里的,不论外表看起来如何,从那个人身上你总能觉察到非比寻常的清雅,马龙大概是如此。

       之后的家访吃饭,打雪仗都将两颗心拉得更近,好似亲密都无法掩饰,但是该发生的总会发生,打破一切的宁静。马龙本想着有锁舒适安全的,但看到一团糟的宿舍,也只能发出锁只防君子不拦小人的悲叹。其实晚上青年拉少年去听他弹钢琴的时候,已经带着不再见的决绝。那场炫丽的演出只有一位观众,一位以后可能无法再见的观众。那种飞蛾扑火般的不顾一切,那种仿佛完成一切使命的坦然赴死,张继科自然发现了。可是一位十几岁的少年,除了哭又能做些什么呢?直到无意识地回家,恍惚的全身冰冷,他除了无法安心入睡又能改变些什么呢?这一段加上我不愿再写的批斗会场景,使我的心抽搐,全身的血液也仿佛凝固,除却悲凉再无其他。

       十年的时间,长到可以忘记一个人,却也短的不足以磨灭一份感情。没有结果的打探,他人无理的劝阻,恢复原状的课堂,属于青年的痕迹被抹去,而少年又在追寻着什么?他特意考到了与马龙同城的一所大学,甚至想通过看曾经的宿舍来找寻些许痕迹,缓解那些思念,可是人不是那个人,连东西也换了,他最终没能嗅到那种魂牵梦萦的味道。可他不会放弃的,他还有一首诗没写予他,即使他永远无法动笔写下,他也总要找到他。

       一切相遇都是有意义的,而一切迟来的再见都是在等待时机。张继科进了一家名为“书”的店,也许是怀着好奇,也许是由着闲趣,但是命运的确自有安排。那本偶然发现的,与十年前他爱慕的人递给他的书一模一样的书,终于让一切感情奔流而出,他又怎么抑制得住心里的颤动呢。最终,一切追寻都有了结果,他终于再次见到了他的鹿,在一派的祥和宁静下,毫无保留的对着他笑弯了眼睛,给他的世界,重新填上了耀眼的色彩。

       番外的外人视角,像作为后记告知了两人的生活。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在那么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下来的两个人,一直相扶相持,直到岁月老去,时光逝去,依旧没有什么改变。仿佛命中注定,这一生,不论有何变故,你我始终如初,永远不再分离。灵魂与精神相通,便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起前行的脚步,完美爱情,可以说是很好的诠释了。

       其实写着写着发现自己根本写的不是文评,又悄悄地把名字改为读后感。这篇文章是美的,这篇文章也是痛的。文笔是真的美,仿佛每句句子都能体会到春风的轻柔或是冬雪的恬淡,读着十分的舒适又震撼。这篇文章又是在那么残酷的一个背景下,人们的愚昧与精神的缺失又是那么真实。这不仅仅是一篇有关爱情的文章,獒龙两人的接近,更多来自于精神上的共鸣与互相慰藉,是那种黑暗的背景,让爱诗的两个灵魂契合。这样细细想来,仿佛鹿太太一切的安排都是顺理成章,恰到好处的,不禁赞叹。

       最后,再次向鹿太太表达我的敬佩与喜爱之情,虽然写了一篇不是文评的读后感,但是我对你的爱,你感受到了吗♡   @少年听鹿 


评论(1)

热度(2)